谁发行美国国债?怎么流通?
美国国债的发行主体是财政部,其核心职能是为联邦政府财政赤字融资。美国国债根据期限不同,可分为短期国库券(1年以内)、中期票据(2-10年)和长期债券(10年以上)。其中,10年期债券由于平衡了期限结构和拥有充沛的流动性,成为全球投资者观察利率预期的核心标的。

在交易机制上,美债市场呈现多层次特征:一级市场通过定期拍卖完成发行,2024年单次10年期国债发行规模通常超过400亿美元,其中约70%由一级交易商承接;二级市场则以场外交易(OTC)为主导,日均交易量超过10000亿美元,做市商网络覆盖全球主要金融机构。
这种独特的市场结构使得美债兼具安全资产属性与极高流动性,成为全球央行外汇储备和机构投资组合的压舱石。
影响美债收益率的因素
美债收益率是通过债券市场上交易的美债交易价格和票面价格计算出来的。相比于更加政策敏感的 2 年期美债收益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受长期经济基本面(如联邦基金基准利率),通胀预期和风险溢价影响。
(1)经济基本面:实际利率的锚定作用
根据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提出的三因素模型,实际短期利率是决定长期收益率的基石。2024年美国实际GDP增速为2.8%,接近潜在增长率,对应的中性利率大约为2.5%,这为长期利率提供了基础支撑。

(2)通胀预期:名义收益率的放大器
市场对通胀的定价通过盈亏平衡通胀率(TIPS利差)传导至美债收益率。当前10年期盈亏平衡通胀率为2.3%(10年期美债收益率 – 10年期通胀保值债券收益率),较美联储2%目标仍存在溢价,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服务业价格粘性的担忧。

如果核心PCE连续三个月超过3%,美联储可能会进一步推迟降息计划,进而将收益率推高30至50个基点。
(3)期限溢价:风险定价的暗流
期限溢价代表了投资者持有长期债券所要求的额外风险补偿。2025年,这一指标已升至0.35%,总体呈现上行趋势。地缘政治风险(如中东局势紧张)、美债供需失衡(2025财年计划发行1.2万亿美元)以及债务可持续性担忧,都在不断推高风险溢价。
美债的蝴蝶效应
作为全球资产定价基准之一,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波动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股票市场的估值体系
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的加权平均久期为6.2年,收益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其合理市盈率将下修约15%。科技成长股对此更为敏感——纳斯达克100指数的久期达8年,利率敏感度是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3倍。这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近期Meta、英伟达等科技巨头股价与美债收益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快速上涨的时候,科技股倾向下跌。

外汇市场则通过利差渠道传导压力
美国和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异往往和美元兑日元的走势形成联动关系。当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和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差值上涨的时候,USDJPY往往走强。

新兴市场面临双重挤压
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阈值时,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周均流出约20亿美元。更高的美元融资成本叠加本币贬值压力,可能迫使高负债国家提前进行债务重组。
10年期美债收益率的波动本质上是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深层矛盾的映射。当36万亿的美国政府债务规模遇上人口老龄化与生产率增长停滞,当央行政策工具箱效力衰减遇上地缘政治裂痕加深,传统分析框架需要纳入更多非线性变量。
在哪里可以查看美债收益率?
一般的经纪商如Pepperstone提供的是美国10年期国债价格的走势图,而非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走势图。如果想查看后者,可以在TradingView等支持千种产品走势的社区中输入代码US10Y查看。
做好交易准备了吗?
只需少量入金便可随时开始交易,简单的开户流程,几分钟之内即可申请。
对等关税来袭:三大情景解析!
4 月 3 日澳东时间凌晨 6 点(北京时间凌晨 3 点),白宫酝酿多时的对等关税即将生效。
黄金不断创新高:挑战$3,100还差哪把“火”?
年初以来,黄金多头整体表现强劲,持续刷新历史新高。目前价格站稳$3,000 大关后,交易员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黄金短期是否有望冲击$3,100?有哪些潜在催化剂值得关注?
中国经济:曙光初现,风险仍存
随着科技板块强势崛起并带动相关资产走高,市场对中国经济的预期正从“日本化是中国的唯一宿命”转向“中国在AI领域仍有突破机会”。然而,在经济数据释放复杂信号、结构性挑战依然突出的背景下,全国人大推出的一系列刺激政策能否真正奏效,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日经225:关税阴影下的压力与突围
作为日本股市最具代表性的指数之一,日经225不仅反映了日本经济的发展脉络,也间接体现出全球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近年来,全球经济环境、贸易政策波动以及国内结构性改革共同作用,使得日经指数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走势。
避险货币:日元与瑞郎的避险逻辑与走势分析
在美国关税政策摇摆和地缘政治发展难以定价的背景下,避险货币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日元和瑞士法郎作为传统避险货币,凭借其独特的经济、金融和制度背景,成为动荡时期投资者的重要选择。
重大政策转折 – 中国经济新曙光?
上周,中国当局接连推出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 9 月 24 日,PBoC宣布降准、降息,为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并推出针对股市的8,000 亿元专案再贷款计画。两天后,在 9 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政策制定者首次明确表态力阻房地产市场下滑,提出调整房屋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为房地产市场的回升带来希望。